几篇期末论文

最近写了好几篇愤世嫉俗的题目,在这开源算了。

论宗族社会与身份政治 On Clan Society and Identity Politics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宗族社会与身份政治是一对反义词,无论是这两个概念背后的东西方价值观不一致的,一个充满儒家色彩,另一个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用于分化其他族裔的荣光,还是从契约与血脉的角度。这两个词貌似又是一个已经脱离时代的词,建立在社会契约上的现代国家,更多的强调公民政治,为的是为每一位公民谋取其所需,而不是基于身份的小群体,更不是基于宗族的大群体,而是以分权制衡机制来有效驾驭权力,能保证国家权力不至陷入个人专断的泥淖,并有效为更多的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但从治理纲领上来讲,两者依然暗潮涌动般存在于社会治理之中。

***关键词:***宗族社会 身份政治

1 从集体性权力到更广的集体性权力

身份政治,又称认同政治,源自于人们首先源自于细分国内民众身份的小集体的权力。身份政治的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在社会层面,它是一个国家内部身份分层细化的结果,再加上全球移民和难民的原因。在更深层次上,它是现代政治的政治设计出现问题的结果。在支撑现代政治的理想主义的契约政治方案中,似乎所有的社会政治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然而,这种方案或期望显然把社会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面对复杂的社会,过去的契约政治的规划并不十分草率。因此,需要基于社会身份和身份政治的复杂性,制定新的政治方案。这样,才能解决身份政治对主流契约政治的结构性冲击,有效重建现代契约政治秩序。

起初,只有白人男性是自由的,而马丁路德金说:“让有平等吧。”白人就象征性地给了一点,还不给全面,为了分化他们不使他们能形成对政权有威胁,从本质上讲,身份政治应该受到抵制,不是因为它为那些受冤枉的人说话,而是因为它通过腐蚀爱国纽带、助长仇恨、促进文化分离主义和要求特殊待遇而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威胁共和国的自主权。

反观更广地集体性权力,在中国,自古以来,中国是个宗法文化、宗族文化,认同乡、认同姓、认同宗,但未必认母语、认国家。“国家”概念由日本传入国内,只有一百多年,是洋人弄出来的名号。法国、英国,最早创立现代国家,有了“国家”这个词,这个概念。此后,“国字号”名词频频出现,爱国主义、叛国、敌国、友国等等。如果穿越到东晋去问陶渊明,他不会说“我是中国人”,他会说“我是东晋人”,因为《桃花源记》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人对宗族的认同甚至大于对朝代的认同,皇权不入乡,乡以下就是由乡绅组成的大家长来统一调度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灵活性,保留一个宗族的认同和文化习俗。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的群体或不同的组织结构都体现了家族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将他的几位将领封为义子,实际上是将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变成了父子之间的关系,且更加密切。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是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和国家有着共同的组织结构。. 例如,儿子的孝顺、女人的顺从、父亲的仁慈等家庭关系,其实就是百姓的顺从、仆人的忠诚、统治者的仁爱等社会关系的缩影。所以,传统社会要把它的组织原则落实到每个家庭,同时,家庭、家族是由血缘关系来统治的。,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制。可以说,家是国家的缩小,国家是家的扩大。

从宗族社会到国家资本主义,暂且不谈中国大陆,新加坡的淡马锡,该公司掌握了新加坡怕整个金融市场,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这种思路的源头便来自于东方“大家长式”的执政态度。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形成了一套更具有普世价值、满足更大多数人民需求的调配模式。可是在新加坡社会,社会富足的当下,仍有不少人展开了对个性的张扬,想获得民主自由,属于自己集群的身份政治。

2 东西方对政治正确理解的差异性

儒学思想最本真的政治正确:忠孝、修齐治平。是历朝历代政治家的追求,他们在探讨人民的言论自由尤其是关于“政治正确”方面的,纵观古今,最多的就是文字狱。在政治领域人民避讳皇帝的姓名,年号、以及四书五经当中需要隐喻的东西。作家不能以任何手段攻击朝廷的治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电灯”的事迹。但好在地方与朝廷很多时候都是对立或统一的,中国人在保持“政治正确”上发明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在明君在位的时候,在党争未为盛矣的时间点,人民还是由大部分话语权的。

根据马恩的理论:掌握社会生产资料的是资产阶级,不掌握的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由于老百姓很容易区分敌我,是故渗透、攻击对方阵营成了家常便饭。一切的矛盾可以上升为阶级矛盾,所以有了东欧的巨变,有了中国的文革。上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为革命斗争的方法论后,是以消除“社会不平等”为总体目标,这成为了革命的“神性内在”,但也造成了神性难以降临的原因:行动者忽视社会不平等的复杂性。天天被唾骂的白左却有些像是把“社会不平等”投射到不同维度了,然而把有限维度的投射出来的不平等,去指导解决社会总体不平等内在,甚至作为解释社会不平等的原因,是一种无力辩证的表现。

在苏联美国冷战时期的反制措施:反共。麦卡锡主义横行,这是形成阶级对立的一种手段,创造假想敌,反对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当时,整个文艺界都被洗脑需要无脑反共。身份政治领袖只能从星星火火中建立一点同盟,在国会前听《我有一个梦想》的不止黑人女还有其他少数族裔,目的就是为了平权,只是标签不同。伴随着领袖金教官被强杀,他们也再无力成气候,无法从阶级角度建立自己的联盟。事实上,美国的种族隔离、民权运动一直存在。分化他们,只要用标签指定法案,他们就内斗的再无力回春。在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已经上升到了为了正确而正确的地步了,颇有点文字狱的意味。

西方自由主义学者洛克认为:“没有理性和法制,就么有真正的理性可言。”联合国对言论自由的讨论,论述了言论自由是需要责任作为支撑的。剥离了理性却包含责任的“政治正确”是残缺有害的,蚕食了人民的心智,同时对待问题变得反智而二分。

3 冷战以来的斗争

冷战时期兴盛的和平演变是美国使用“身份政治”标签分裂他国的政治手段,其后的大规模培养爪牙,在多地造成了颜色革命,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的“反送中”。身份政治的放大版就是过分强调差异性,而忽略同质性和群体抑制。在殖民社会尤其兴盛,他们对自己的标签是优于临近地区的人,而又是在殖民时期生活过的人,现今优势的破灭归咎于身份的缺失,转而形成更深的皈依者崇拜。身份政治的核心是争取承认,无条件接受个体差异性,并给予更多的权力。

用己方优势美化成高不可攀,永远无法超越的巨人形象。利用互联网的渗透手段,加之专业的侧反团队,就能引起一波又一波的轩然大波。

美国国内的平权运动层出不穷,标签也不断出现:非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拉丁裔、女权、LGBTQIA。美国对他们的方式也比较心机,首当其冲的是全民无间断监听。把所有可能颠覆政权的人给筛选出来狙击。其次是集中教育,把其圈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自生自灭,现今,美国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有少数族裔研究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属于自己小圈子的非政府组织,最后变成竞相比惨求权利的循环往复。他们的关注退化到自我关切和排他性自我界定的为政治,他们不提供团结、不提供纲领、只关注独特的身份界定。奥巴马是利用身份政治标签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的集大成者,他是黑人、中产阶级,在亚伯拉罕·林肯1858年宣布竞选总统的地方发表演讲。希拉里可以利用自己女性的身份先后两次角逐总统宝座。底层之间的内斗非常激烈,由于亚裔的崛起,美国许多州把亚裔分成新加坡华人、香港人、台湾人、大陆人、日本人、印度人、韩国人,以分化他们的实力。

美国国内的的少数族裔本来的敌人只有美国权贵,可是现在他们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与其他族裔争取利益,从保证自我利益,与两位总统竞选。而在身份政治的游戏中,美国的底层白人异性恋者——红脖子,则最为悲惨,既没有享受到肤色所带来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同性恋的权力,处于食物链的最低端。

4 “化用”宗族社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社会里宗族仍将继续存在,只是宗族的血缘关系、宗亲关系会慢慢变淡,而它的联谊功能会逐渐扩大,这就是宗亲会为什么会在世界各地广泛出现的原因。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未来的社会构造依然会和宗法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关系。宗族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社会主义利用阶级横切阶级,而身份政治利用标签竖切阶级,每个标签的权贵都可以躲在背后谋取利益,比如奥巴马、希拉里之流。宗族社会靠血脉与土地联结人民,更准确的说是上层人带着下层人一起往前跑,使所有人都哦不掉队,这与国家的治理方针一致,形如邓小平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共同富裕。”

宗族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一定的排他性,体现在国族层面就是民族主义。其合理宣泄和引导可以促进地缘政治和多边比较上的国民认同感。可若分崩离析后果不堪设想。但“爱国”和“公知”一样成了一个贬义词的时候,宗族的概念灰飞烟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利包着宗族社会和民族主义外衣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美的用于抵抗外部势力的保护伞,可仍需警惕“身份政治”的内部渗透,也是习主席所强调的2020年“黑天鹅”。

5 参考文献

  1. 额尔瑾:华南宗族史——贩毒村的人为何如此“团结”
  2. 宗族文化为何具有生命力
  3. 如何理解陈丹青的「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去 TMD 活下去最要紧」这句话?
  4. [The World as a Whole-- Mankind, Its Past and Present][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ewC-DQAAQBAJ&pg=PA101&lpg=PA101&dq=%E5%8F%A4%E4%BB%A3%E4%B8%9C%E6%96%B9%E7%9A%84+%E6%94%BF%E6%B2%BB%E6%AD%A3%E7%A1%AE&source=bl&ots=JOlfd0oQU3&sig=ACfU3U2Y29JvZQGZLIhK6WPvi5Z27SB45A&hl=zh-TW&sa=X&ved=2ahUKEwi01pXz-4XqAhXVqp4KHVU9BvAQ6AEwA3oECAoQAQ#v=onepage&q=%E5%8F%A4%E4%BB%A3%E4%B8%9C%E6%96%B9%E7%9A%84%20%E6%94%BF%E6%B2%BB%E6%AD%A3%E7%A1%AE&f=false]
  5. 余一文:好莱坞文化资本鄙视链:“反政治正确”与“反-反政治正确”
  6. 陈丹青:新加坡演讲:母语与母国
  7. 杨小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R5Z8DwAAQBAJ&pg=PT13&lpg=PT13&dq=%E9%9B%86%E4%BD%93%E6%80%A7%E6%9D%83%E5%8A%9B+%E8%BA%AB%E4%BB%BD%E6%94%BF%E6%B2%BB&source=bl&ots=xQv3aev9gT&sig=ACfU3U3ZIH4i9KXq56V6ZRiX46ZDl_Uqbg&hl=zh-TW&sa=X&ved=2ahUKEwiZmPqc44XqAhXRJzQIHRFaAFAQ6AEwBnoECAcQAQ#v=onepage&q=%E9%9B%86%E4%BD%93%E6%80%A7%E6%9D%83%E5%8A%9B%20%E8%BA%AB%E4%BB%BD%E6%94%BF%E6%B2%BB&f=false]

正道沧桑,饮水思源

摘要:社会主义五百岁了,可属正道沧桑,两次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从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到马克思恩格斯大力从事科学研究,深入实际,坚持理论与世界的结合,成功的解决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诸多问题,尤其在实践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说,这是螺旋上升的,同时符合否定之否定定律,满足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统一性的矛盾统一。我们经历了从苏联到西班牙、北朝鲜、古巴、南联盟、越南、中国的发展,世界“赤色运动”席卷全世界。再到奥维尔1984预言的成功,苏修崛起、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到低潮。但从建国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建设到习近平思想。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被国际学者广泛讨论,我们也应该饮水思源,认识到历史的谬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

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就参与思考一个与资本主义相平行的体制,意在发觉资本主义的谬误,以及挑战了资本主义的正当性。对于这个理想社会,绝对平均主义,禁欲主义,以及斯巴达式的工厂主义占了主导,富豪欧文1824年印第安纳州的1214公顷土地实践了这种“无政府”状态,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财产的公共占有,减轻交换的自然属性。而这种思想由于实验的破产以及内部思想的分裂而无疾而终。

由于资本家的剥削,乌托邦式的反对声音应运而生,加之普法战争的失利,1870年龙格宣布《3月18日革命宣言》,第一个由无产阶级创立的政权巴黎公社成立,而50天后,旺多姆广场前,主要领导人皆被枪毙,可这为后世“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生动样板”。

在此900余年前的地球另一端的北宋熙宁年间,宰相、宋神宗的老师王安石正进行着变法,由于地主豪绅利用经济手段的巧取豪夺农民的财产,青苗法付诸实践。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实行上有失公允,更多的是小人上位,而宋朝社会始终没能形成主流的资产阶级与农民阶层对立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初步的实践在历史的长河中接受历练,马克思的横空出世,给予了共产主义更多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本人是一个最好的资本主义研究学者,开创性提出资本家善于剥削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宣告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中最根本的就是从实践获取真知,物质产生实践。但是,马克思在实践中总结每个人的脑力活动、体力能力及能动性都是不同的,前者是客观条件,后者是主观能力。所以,付出劳动多的人,或者说劳动能力强的人,理应得到更多的工资,这就是按劳分配的雏形。

马克思试图用辩证哲学来定义公平的按劳分配。但实际上我认为这种定义从本质上就是谬误。无法否认的是,按劳分配能在社会主义最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存在劳动差别的时候使用,因为那时可以消除机会主义、平均主义,并且消灭剥削,从而调动劳动着的积极性。其提出的本质原因是普鲁士在欧陆崛起的起点面对英法是一个比较弱的位置,加之空想社会的思潮,这种出于“剿灭剥削、追逐平等”这样一个朴素的无产阶级的诉求便呼之欲出,同时这也是对当时的拉萨尔所提倡的“劳动决定权”、“分配决定律”的偏正。作为按劳分配的鼻祖按需分配,这是一个追求分配公平,分配正义的想法。

马克思认为这是能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终极形态。我认为这违反了客观实际。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道:“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他只有的都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它代表了人的主观想法。从按需到按劳是人类主观行为中的目的手段论,而不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原因结果论。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学习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人大制度,政治体制几乎完全照抄,剥离了糟粕联盟制度,这是由于中国两千年都是一块整体了,不容许历史罪人割裂行省。在本土化过程中多有谬误出现,毛泽东本人也对共产主义的解读产生偏差,文革、破四旧、大跃进、赶英超美,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是贴近民众的,可从宣传口径上可见一斑,“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六十年代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七十年代是“造反有理”;八十年代呢,是“摸着石头过河”;九十年代变成“三个代表”;到了新世纪,“和谐社会”,现在是“中国梦”。可以看到的是中国政府及领导阶层始终实事求是地做事,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把人民从贫困中解救出来,到2020年实现6亿人脱离贫困。

建国后,中国的党国体制曾广为诟病,可这正成为了体制优越性的基础。一切国际的政党都是先有国后有党(party),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另一种解释是共产党的存在就必须维护新中国的完整与统一,最广大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在此基础上,一党制比两党制更具灵活性:从十把手到七把手从而更集中管理、党的最高领带人任期从两任到三任,精英的基础上再选精英的全国人大体制,辅之以包括社会精英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突显了在数十年的锤炼后共产主义事业的曲折前进结果。

苏联解体,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所激荡起的“颜色革命”所间接导致的。而本质原因我认为是大多数人民将西方社会等价于有财富,而他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大于了国家的信仰,花了一代人就忘记了先贤列宁的教导。彼时,苏修向西欧输出革命,而美帝撒币;此时,美帝向全世界输出革命,而中国撒币。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美帝何时解体?

如今学术的主流思想,由著名风险投资家李世默说:“我们具有两个平行的体制,暂时谁也战胜不了谁,可是有一个自己还有不断的问题出现,贫富差距、少数族裔平权,而且还在不断的给全世界输出革命思想。”人权过多的被确立,强调个体的差异性,这在群体利益至上的国度里完全无法想象,整个社会契约都被这种莫名的“铲除异己”而分奔离析,完全背离马克思的“主要矛盾”观点,而一种求同存异的“合力”创造价值。

我认为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次飞跃过程中,新冠疫情让全世界知道了社会主义与东方儒家统治思想的厉害之处,进而会有国家纷纷效尤。我们需要做的是“正道沧桑,饮水思源”。

燃烧的魂与肉之于塞尚与科技未来 Burning Soul and Flesh for Cézanne and the Future Technology

摘要:艺术创作来源于一个时代的思潮,它是一种发于心,对客体审美交互的过程。可以说,艺术是直抵人内心深处的交流方式,当然也需与画作买主的审美契合,这又引出了艺术评论家,也即是当今的策展人。在摆脱了中世纪教派的束缚,经过文艺复兴写实与超现实神性的展现,到后印象主义的点线结合笔触上的重新演绎,到野兽派的狂野与激进,到达达主义人们对于一战的恐惧与对科技与精神文明的灵魂拷问与重新解读,到超现实主义的虚无感与永恒感,再到艺术中心从巴黎转到纽约后抽象表现主义的重新演绎与解读,塞尚的魂与不同时代的艺术评论家们对人性和科技的解读构成了每个时代的潮流艺术,而人性的魂能否真正跟上科技的肉的演变速度呢?上层的思维游戏能否向下层渗透欢愉,抑或转变成下层自娱自乐的新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塞尚 科技 赛博 艺术与人性 本体论

1 引言与塞尚的高度

摄影技术的出现是一次对画家的挑战,中产阶级不再需要找一位临摹大师给他们画像,而仅需要找一个合格的摄影师,对画家来说,艺术手法和艺术题材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来弥补生计。对印象主义大师来说,他们所找到的出路是构图与形式。油画细腻的线条对于一个写实的人的描摹是准确无误的,而点划线的描摹是抽象而富有韵味的。

image-20200617172840603

保罗·塞尚,1861年(约22岁)

这是他在年轻时对自己的自画像可见一斑,他并不具写实的意向,而是类似中国画中“貌离神合”的样态,这在晚年作品体现更为突出,笔法的自由灵动,近乎中国画的写意造型,这种笔触拥有了独立的表现性和审美价值。艺术批评家弗莱[1]评论道:“塞尚的笔法遵循自有的逻辑,不以对象为转移。”这幅自画像中的视角与构图同样新颖,整个具象的脸,密布在画布平面与虚拟空间的矛盾与张力中。从照片中所形成的视角是平面而枯燥的,而对角线构图加之塞尚是一位左撇子,与右手系社会反过来的图像机制使其更加具有视觉上的独特性。

塞尚对于大自然的主观理解到达了一种高度,这份思考源自于其对于形式分析、现象学、精神分析、艺术社会史、视觉考古学的范式研究。画家不再仅局窘于画布中,而是与世界氤氲一片,浑然不分的。这种超出“临摹”工匠的以主观情绪作为表达依据的境界被后人传承。加之那个时代的科技,尤其是几何简化和光学现象的进步,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把战争的扭曲与愤怒带到《格尔尼卡》的高于自然的痛苦、受难与兽性中;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库宁则把《女人I》上油漆的从厚到薄,从粗糙到光滑,从不透明到半透明的不同物理表达形式总结为“偶像、维纳斯与裸体”。这种在物理上的探索是塞尚与科技的第一次交欢,同时也为他在后世赢得了名声。

image-20200617172854350

女人I 1950

同为后印象主义的翘楚,梵高却没有塞尚的称号“现代绘画之父”[2]。塞尚崇尚的是主观静物的自然表达,也告诫世人需用真人格去体悟宇宙寰宇的奥义,也即是一幅画可以无穷无尽地琢磨下去,而不给予最初的基调,所以杜尚后来总结说:缺少互动的艺术,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梵高所使用的色彩及画作变化表现他十分情绪化,易怒、易沮丧的一面,而且其起步晚,从创作开始不过十年,学成快速地完成了几件成名作就走了,加之他所追求的艺术形式本身的先锋边缘不被世人讨好。海明威说:“有时候你毕生的写作,在下一代人那里,不过就是几行字。”而塞尚宿命式的留白开创了下一个时代的灵魂。

2 对后世的影响与“跨时空”对话

塞尚对后世的影响需要从他对艺术最初的魂开始说起,说完魂,了解了塞尚的文脉,肉也不过是每一个时代对魂的填充。歌德曾说过:“对艺术家的最高要求就是:他应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6]而这种“自我心灵的表达”打破了五百多年的传统美学根基,绽放出五彩斑斓的新艺术表达形式。野兽派的马蒂斯是塞尚最先影响到的人,起因也是塞尚在色彩使用上的留白,出手大胆,色彩猛烈。后起之秀沙俄和美国的买家更想要一个惊世骇俗的表现自我的装饰。这使得色彩的创新有了金主与沙龙上的话语空间。立体主义则是平面画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创新,科技文明对艺术的魂与肉的影响永不停息。

image-20200617172906918

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太太 1869

达达主义则与当时人们的思潮紧密相连,人们厌倦了一战所带来的烧杀抢夺与痛苦逢生,盛行“无政府主义”。直接起源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更是在题材上更加激进地转向,人们离开现实,转向无意识,把内心世界的扭曲,表达在画作上。这份超现实,让我们看到了政治,科技是能直击主流艺术的变化的,结合当年刚刚发现的相对论、伯努利方程以及结合他们的政治诉求:渴望以生活本身为原料,欢迎一切追求创新、和现实生活不和谐的人,当代艺术大师哈尔斯曼拍摄了《原子达利》以纪念那个时空所发生的人如猫一样在梦境中浮游,所有物体脱离自己的意念。

image-20200617172919775

原子达利 1948

起源于1968年发表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赛博朋克风潮则更为前卫的探讨了何为技术进步与科技与人性的关系。美苏争霸过程中,科技不断的发展,除了火箭,还有可以控制人的思想的人工智能。这是当我们用艺术的魂简单描述这个科技文明的进步是自然就会想到的一派宏伟瑰丽的图景。加之充满冰冷高科技反乌托邦、网络被科技寡头或者科技本身所支配,人性随之泯灭。

image-20200617172934680

攻壳机动队的素子 1995

以上种种都有一脉相承的艺术手法,赛博朋克中“昏暗的街道”,光与影的交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而是超脱现世的想象,好似人工智能给予人类少量能量就能培养其成为“缸中之恼”,为母体不断输血。纽约的艺术思潮,从白人至上主义转向到多民族,日本的浮世绘,非洲的图腾面具加入到这个移民大熔炉中,演变出了好莱坞式的作坊艺术生产模式。下一个每一个生产出来的艺术会广泛地从魂中取材,加之肉地滋润,产出精美的画面。

技术的进步能否促成人性的进化?抑或人工智能的辅助能否使人脱离人性?我想尝试着解读塞尚对于人性的解读。他的回答,会是人性的光辉面,因为他的作品使不断地从作品中发掘超自然地部分与人性的结合,而这份直觉则是发于人内心的。

如何为纷繁的画作中对其客观评价?弗莱[1]所从佩特身上探寻的形式主义企图修复对艺术家的主观评价,而更关注“总体性方法”,认为艺术“涉及艺术家的整个人”,涉及、反映并建立在“宗教、生活行为和真理”之上。形式化是一种高过画作本身的抽象,这是源自塞尚的更科学的评判标准,能放在那个意识形态的框架下表达,思潮也能尽收眼中。

3 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科技与人性

大众审美永远和现代艺术有一定的鸿沟,现代艺术在诸多大师的调教下,更多的取决于直觉与本能。而这份直觉与本能更多是无法言说的,虽然有弗莱与一众批评家的加持,可这百年来,人对画的直观感觉没有显著性的进步,他们只是崇拜有名的事物。由塞尚所代表的后印象主义早年在巴黎的不得志可知,画作是极其依赖于一个精英阶层的品味的,而精英主义,无论是从早期欧洲贵族也好,还是后期的美国商人抑或政治统治阶层也好,他们想让平民百姓了解到他们眼中时代的变化。贡布里希说过:“毕加索与12岁孩童画的普通人分辨不出差别,而他们的反应却千差万别。”这种鸿沟普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自上而下的

人性在过去的数万年间,没有很大的变化,人还是趋利避害,还是唯利是图,还是渴望从艺术中汲取养分。

image-20200617172949182

斯坦因像 1906

马蒂斯,在摸索中寻找自己猖狂的叛逆,这是建立在购画阶层对于后印象主义的妥协,整个审美都导向更为激进的色彩与形式。毕加索,那个称塞尚为导师的西班牙画家,在发表那篇惊世骇俗的 之前是一步一步的摸索,一笔有一笔地碰触出来的,这幅画是毕加索收到马蒂斯刺激之后的前卫初步尝试。从马奈的《贝尔特·莫里索肖像》到塞尚的《坐在红椅里的塞上夫人》,从这些十九世纪的肖像中我们无法读到塞尚的切割形体的方式,尤其是一种非欧洲的、绘画的平面感,而毕加索携斯坦因肖像完成“现代主义绘画”最关键的突破。

现代艺术主要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直觉与本能。毕加索与马蒂斯对此发生挑衅后,一时也拿捏不准度,直到历史的展开。马奈早年的《草地上的午餐》也是经过许久的批判、备受折磨后才进入历史舞台。中国的年轻人已普遍接受所谓的现代艺术,这也是受艺术史学观的已有描绘,并非初心,这正构成了大众审美与现代艺术的距离。

所谓科技的进步也一样,同样是由此及彼,自上而下的普及路径。但人类对于互联网的接口都是眼睛到屏幕的介质的时候,我们也被上层建筑所控制,所有所谓的思潮、想法,都萌生于我们看到的,人性被利用、思维被机器推演,文明被框定在既定的轨道上困窘不动。

对于处于漩涡中心的变革者们,如塞尚、毕加索及马蒂斯等人,现代艺术在得到普世价值观认可的瞬间不就是已经变成过去和传统了。印象派的观念似是不断在颠覆中探求各种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其实画家们撑起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根本没想非要让别人去认可,那是专属他们自己的“安乐椅”。都是一份很朴素的初心。

而处在科技变革中的我们,仍然怀着这种朴素的初心,寻找着新的奇点出现。

4 塞尚与科技

塞尚并没有直接地触及科技的部分,也许是因为在法国巴黎,英国的工业革命的烟囱还没有熏染到那里,抑或是文学之于艺术更具思维冲击力,在凡尔赛横行世界的时候,塞尚却在生前没有导向科幻画作的方向。但对于批评家弗莱[1]而言,科学与艺术之间永远存在着可比因素,而且通过采用科学的思想和程序,他可以更好地解释艺术的某些方面。他的想法因此超越了具体问题,而达于普遍之域。

不断解读出来的燃烧的魂与肉。魂是历史、是塞尚,而肉是不同时代的人性与科技的解读。在21世纪的当下,Google Art & culture 就做了一个古今画作的关联度调查,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时下最为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艺术与文化的关联度。塞尚处在一个奇点中央。摄影技术刚方兴未艾,光学设备在前赴后继中匍匐前进,涌现出了极佳的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20 世纪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师,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 "剪裁 "这种独特的摄影构图风格。黑白摄影对色彩观念的摒弃是否有直接影响不得而知,印象派的作品 "剪裁"与构图影响了摄影,追求的是表达自己的个人主观感受。学院派画家希波利特·保罗·德拉罗什对摄影的发明很感兴趣 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评论。“从今天起,绘画已经死了。”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绘画显然没有死。学院派转向那些更大胆、更有表现力的艺术运动,而又在另外一种角度影响着摄影,间接影响着科技的进步。

5 浴火重生的魂与肉于现今的意义

现世的艺术不再是精英的思维游戏,而演变成各类大众消费文化,更为符号化。精英也从贵族对于古典主义的追求,转向商人对金钱的追求中去。美国后来兴起的波普艺术,我认为便是美国民众对于精英的一种反智与倒退[4]。他们中弥漫着一种对权威的声讨,对冷战的唾弃,可能是达达主义的另一种过度解读。这给艺术带来了新的理解,却似又丧失了精英对文化的引领作用。

所以,新时代的魂与肉仍需新的土壤。在新的艺术家对新的艺术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塞尚燃烧的魂与肉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科技灵魂最初产自于塞尚关注人性,而人性用光学技法体现出来。多少年,艺术的思想、表现形式都有所变化,可这种自下而上的精英主义,文化以及人性没有变化。科技灵魂发扬于弗莱的形式化评价,以科学的手段评价后世的作品。科技灵魂来自于科技进步,无论是蒸汽机还是物理土壤,无论是赛博朋克对人工智能的畅想还是谷歌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塞尚带给个这个世界的远不止此......

6 参考文献

  1. Cézanne, a study of his development, 2nd ed., London 1927
  2. 霍静. 梵高与塞尚的艺术文化心理比较,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pr. 2014 Vol. 12 No.4
  3. 邵大箴.欧洲绘画简史.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
  4. 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0
  5. Kenneth Clark, Ruskin Toda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6. 沈语冰.20供纪艺术批评.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7. Wikipedia. Cézanne. Wikipedia.org 2020

从西方媒体所报道的“新冠肺炎”说到中美争霸

摘要:在掌握“世界主流价值话语权”的西方媒体的渲染下,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行为貌似都是徒劳,改变不了中国人身为一个“劣等民族”的事实。可是,第三世界都清楚这个世界的主导权交接棒将从世界的一极变到多极管理。特朗普到处“退群”,加之未来一带一路的成功将使美国变成一座孤岛,四处无缘。我们能看到一个所谓“民主”国家的繁荣是建立在别国的痛苦之下,而中美争霸必将在下一个十年分出胜负。

***关键词:***新冠肺炎 中美争霸 媒体 意识形态

武汉肺炎,起初人心惶惶,12月1日,第一位没有接触过野味和市场的病人感染,12月27日湖北省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有病人被感染确诊,普仁医生确认这是一种新型病毒,和SARS类似,并确认由海鲜市场的某种动物传播到其他病人身上,3天后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一批专家证实此种病毒不会人传人,武汉市政府因此没有下令封城。此时国际社会已然知晓由此病毒。在此期间眼科医生李文亮在其校友群告密,开始散播恐慌,他和其他谣言散布者被处分。1月9日第一位感染病人去世。此时春运开始,世卫组织称没有收到武汉市之外的感染报告,不建议旅客采取任何具体的健康措施,建议不要对中国实行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1月24日,钟南山院士宣布此病毒可以人传人后,武汉七地宣布封城。此后,每天的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每天早上都会出现在中国人的手机头条,新闻网首页,报纸头版。人们实行半封闭小区管理,人口不得随意流动。从外地回城需十四天隔离。有一部分恐慌,也有一部分是自觉和自知听从党和国家指挥、相信科学、相信政府的人民呆在家中。

从丹麦媒体星星变成病毒状的中国国旗,到福克斯为首的媒体在世卫组织已经官方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代号后还戏称为武汉病毒(Wuflu)。在22号的华尔街日报上登出了新冠肺炎和“东亚病夫”的称号挂钩......当丑化中国,排华情绪已经是老生长谈,政治正确,所谓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了黑中国的理由时,事情已经没有那么简单。西方媒体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弱者,需要用口水仗来对付对手。这就是中美争霸,中美贸易战从18年打到今天,一切的问题都上升到政治高度,一切的医疗问题都可能升级为政治体制的错误。

2020年3月中旬,我们经历了石油价格暴跌和美股崩盘两只黑天鹅。股市在资本主义社会最能以最快速度反映这个国家的问题,某些政客和普罗大众所说的都只是掩盖实情或者经过修饰后的结果。美国已经迎来了一轮衰退浪潮。

对于这次疫情,我们关注的不再是GDP的增速,尽管高盛已经预测中国一季度产值衰退9%。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复工复产之后,如何快速恢复经济增速。很多人把这次疫情和03年的SARS作比较,可那时候中国刚进入WTO,仍处于火箭增长,所以很快就弥补了一时的低迷。这一派观点认为产业大规模产业转移将要形成。我认为,最需要关注的是人民财产是否得到保障,国家治理能力是否提高,这个基本面保证了,经济问题还只是时间问题。况且外部环境比中国已经控制的形势要坏的多。

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然从战略伙伴关系到战略竞争对手阶段了。美国对中国的诟病屡见不鲜。美国把利益交换变成中国侵害知识产权,把自己研究不出来的技术变成别人偷过去的东西,把“颜色革命”输出给所有国家的青年从而策反他国。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国家,仅仅通过力量建国,在二战以后通过美元、石油、好莱坞和网络来管理全世界。每数十年就会打到当时的老二。而今,中国是经济体量第二位了。

相反,世界格局日本作为中国临近的国度,在这次武汉疫情面前,民间涌现出了大量援助,并送出“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祝福。日本政府好像没有因此而诟病中国的政府,这是一种为钱转身。日本和新加坡这两个临近国度,因为经济没有实行边境管控。新加坡如果停岗一天,那么它的地位将轰然倒塌;安倍政府如果不快点加入RCEP,东亚多方经贸组织,便无法攫取中国市场的利益,从而突破其30年停滞的僵局。除这两个地区之外,全世界掀起了一种仇中恐中的浪潮,商店贴出中国人不得入内。世卫组织大为赞扬中国政府对疫情控制所作出的贡献,就算有可能经济上付出极大的代价。而其他“主流国家”并不买账,隔岸看笑话。

中国人走过了多少个春秋的苦难,你能说疫情当前中国人怎能不恐慌,你说没有疫情,中国人怎能不努力发展经济,赶英超美?可是我们被对手盯上了,没法过韬光养晦的日子,只能见招拆招,但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去重拾信心,从而重新走向世界之巅。意识形态的斗争只是幌子,更底层的斗争还是中美争霸,意识形态只是另一种斗争的手段而已。美国通过拾起自己的爪牙,和通过美国强大的文化培养的那些个崇拜美国力量的中国人来打击中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的颜色革命,从上世纪的格鲁吉亚、乌克兰到吉尔吉斯、科威特,再到中国台湾的太阳花和中国香港的“反送中”条例。前车之鉴告诉我们民主并不是繁荣的原因,法制、科技、文明以及伫立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撑起繁荣的东西。

这种意识形态的攻击会针对资本主义阵营的吗?答案是不会。作为民主人口第一的印度,前两天在新德里的女子大学有公演,进入了大量男性,结果就是大型捉流氓现场。结局就是当场枪杀了数位狼性大发的男性,若是这件事发生在北京,怕不是又要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英国广播电视公司大肆报道一番。说实在的,疫情如果发生在美国,估计也就是当一次简单的流感算了,可正因为发源于武汉,才可能被政治操作。既然西方想国民对中国人产生仇视的心里,所以在种种事情上有双重标准。

媒体的背后是资本,一方媒体的说辞,可以看作是财阀想要这个社会的人民知道的东西。美国从来不是总统专政,从总统天天都骂他们CCTV可以看出。美国是由精英和资本驱动的社会。资本雇佣精英干伟大的事。媒体在堕落,精英的自满导致了他们的被动。资本出逃,变成现金转到另一个地方躲藏起来。这看起来只会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事情,却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一个昨日强国。从20世纪的自信,推倒了强大的苏联,全世界都是资本主义的天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确实,美国有这样的自信。可是,但精英阶层的舆论战在体量比自己还大的国家面前抬不起头来的时候,他们的自满栽了跟头。从抗日战争走来的许倬云、杨振宁还有一系列人物都无一例外的相信这个国家的崛起。

美国部长威尔伯罗斯则庆祝起了新冠肺炎能够帮助就业岗位回归美国。需要担心中国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吗?不需要,美国人生性已经不愿意从事低端劳动力的工作了。需要担心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产业转移吗?不需要,总体来说,东亚的协作是联合在一起的,只要有整体的竞争力,就不会有大问题。需要担心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向墨西哥产业转移吗?非常需要,因为这是两个大洲的角逐。

中国的经济走向短期看是受制于美国股市,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作为全世界经济的龙头,华尔街的股市走向是全世界经济的晴雨表。本次疫情,我看到中国对欧洲的援助,这会让我们在全世界建立声望,让今后的从商更加容易。中国的“一带一路”已经让沿线的国家多用人民币作为货币结算。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玻璃心,需要所谓的“被川普2000万关税”维持脸面的国度了。这代表中国人的国民性在改善。我们在国际关系中,能为此争取到更大的利益。未来,“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的竞争与矛盾必将远大于二者之间的合作与共存。在一些西方学者眼中,中西发展模式的关系犹如水火而难以相容。个中原因在于西方世界大多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审视和定性中国发展模式。这种滥觞于文艺复兴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禁锢着西方观察世界的思维,从而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西方价值标准。由于“中国模式”承载着迥异于西方的价值理念,西方基于自身“正确”的价值标准难以在“中国模式”中看到西方喜闻乐见的自我“镜像”。不论西方喜欢与否,由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惊人成就已使“中国模式”对世界尤其是欠发达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外溢性影响,“中国模式”必将与“西方模式”长期共存。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8 月
  2. 杨枝煌、杨南龙,《中美经贸关系七十年的基本图景和未来展望》(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 月
  3. 李巍,《中美贸易战火将从双边烧向多边》,世界知识, 2020年03月14日
  4. 胡方,《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对海峡两岸经济的影响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03月11日
  5. 杨勇萍、严双伍,《制度竞争与贸易冲突:西方对“中国模式”的认知与反应》,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03月10日
  6. 杨枝煌、杨南龙,《1949—2019年中美经贸关系基本图景及未来展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0年03月02日
  7. 华盾,《大国博弈、双层均势的亚洲时刻——俄罗斯智库对中美经贸摩擦的认知与政策立场》,俄罗斯研究,2020年1月
  8. 李梦然,《GTAP模型下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20年02月15日

爸妈,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当孩子

摘要:曾在《意林》某一期上读到过一篇文章《孩子,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父母》,用比较琐碎的字眼诠释了父母的初心与情怀。而在五一长假期间,我和父母认真的聊聊人生,第一次敞开胸怀认证沟通,把我当成一个朋友来看待,约莫着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与决心。以一个《项脊轩志》的形式体现出来,只是但愿不要有归有光式的家道中落的感觉。

***关键词:***成长 与父母对话 家国情怀

我算是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爷爷高中在长宁区和平中学就读,以区第一的成绩考上清华的,这也不足为奇,因为我爷爷的爸爸是留美博士,回国当教授,再往上的祖上是在苏州做火腿生意的,在民国初年稍有些家产,培养出来了些会读书的人。在培养人的策略上来说,一般一个大家庭都会首要培养长子,其他人大概都会放养式,对长子要求极高,而次子、三子就会心生愧疚,也许是年纪大了,打不动了,或者交由长子代为教养。而我算是这个家的五代长子,所以都是严丝合缝的要求高。爸爸出生在湖南湘潭,这是爷爷毕业后分配的地方,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爸养成了吃饭快,做事勤快,对自己打理的非常干净的习惯。我其实挺可怜他的,小时候每次吃饭他都第一个吃完,像是杀鸡赶猴一样,总是取个早市,赶个晚集。

何为传承,我觉得在文革的时候,大家普遍比较平均,没什么能攀比的,相当于从零开始积蓄,当时的在上海的家产,我和父母去过一次,是一个长宁区的老别墅。苏州闾丘坊巷祖上住过的地方也都回去探过,想必当时是一个非常豪华的地方,这里倒真的有点归有光后院的感觉。后院有一棵香樟树,为的是求一个女娃,当年至今日,我们家都有全员男丁的生育传统。

每当走过这些在我的祖上的地方,都有种发达了,一定要把他们都买下来的宏图壮志,即便可能那种地方都成了历史保护基地。我总觉得一个人不能忘本,我爸正好也是这么想的,他高中的时候写过一篇英语作文,全篇要求虚拟语态,于是乎,他就写了若能家缠万贯,也能复汉官之威仪。时过境迁,人们关注自身之于家国没了话语体系,是故消费主义横行。

小的时候我就是以一个长子长孙的标准来培养,只不过比禁锢思路的腐儒更稍显这个时代的宽容性,虽然有很多价值不尽统一,亦像是70后和00后关于生活方式的辩论。到了一定年纪以后,翅膀硬了,不在追求那种一五一十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习惯,而是把重心放在对新知的不断渴求上,这种转变在父亲看来是不被接受的。也许只是表达方式欠缺,或者在上海的打拼抹平了我爸的棱角,变得稍许事故,没了激情的一面,而是对内激进。我爸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出去应酬,为的是职场上位,可是他不像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技术有没那么过硬,只得埋没许久,回到家自然是对我指指点点。小的时候就没有体验过连续3天的安宁。主要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习惯。后来更多的开始讲道理,我被灌输了一切事务都可以用理性思考来解决。这让我在做事情上变观上的得理性,但在人际交往上有种对理性的皈依者狂热。不过这点让我变得很小强。

小时候,觉得父母并不是一个很合格的父母,我关注的部分他们不怎么挂心,关心的大概只有我的身体,每次生病,都会有父母非常急的请假带我去医院。而在我的学习上,有点不着调,小时候想学习的时候,他们让我玩,从来没有钢琴、没有奥数、没有编程。这让我在与同学的比较中总是败下阵来。很多东西都是差一点或者差很多,从来没有来得及的瞬间,比如高考,中考,没有前几年的积淀怎么可能可以考好。我妈在高考前就不怎么相信我,她一直就很随遇而安,一点都没有所谓的狼性,导致我在交友、信息来源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我妈是大学老师,想让我快乐学习,可是快乐学习鲜有能在竞争中成功的。高中班主任在高二的时候就对我进行了最终审判:“最多考上华东理工,怎么可能去清华?”我妈,带着这种思维持续到高考。

儿女教育是每个家长所竞争的新战场,很多家长都有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的焦虑,而我父母就有点“龙生龙”的想法,觉得他们的基因能很好地传递到我的身上,可惜没有。

至于为什么我非常上进,可能是一种焦虑吧,有的时候为了一个目标拼了的时候,会有一种惯性,认为其他事情也能做好,然后为之麻痹。我倔强的事情是我认为重要的事情,而更多的时候是父母完全没有理解这方面的诉求,然后回应流于表面,最后说一些流于表面的赞赏或者批评,果然是一个没有认证参透人生理论人的想法,我曾不止一次的向我父母提出对某种体制的叛逆,对某种事务的质疑,可他们就这么忽略了。

你说他们很多人对坏事发生的处理都是趋利避害的,就算高知人群更是有这种问题,我问我爸,为什么有些人不真性情一点,我看高中同学所展现出来的无尽的虚伪,各个层面上的。可能是更多人保持“所谓优秀”的一种手段吧,这是在家庭教育里没有体现出来的。我爸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是看你这么小不懂,就先不告诉你了,自行体会吧。”在高中的时候感觉我身边的人都很少犯错,我的触碰学校校规的比例反而很高,这让我在很多部分浪费了一些时间。李诞说“你绝对不能触犯别人。”我不敢苟同,李诞之流能推进社会进步吗?相反,《世说新语》、唐传奇、清代志怪都在重复没有深度的表达。而“别人的父母都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儿女不要干这些。”我有些唾弃,但也只能认了。

何谓游戏文化,消费主义,我父母还给我灌输过一种思维:“游戏有害。”谨慎从业,举的是我叔叔没我爸爸勤奋的例子,各个阶段我爸都比我叔叔有前途的例子。我从小都不是一个能分配自己财务很多地人,初中会比同学没钱,同学买的游戏机,我等了一两年,用语言说服我爸了,我爸才会因为“攀比面子”问题给我买。我的压岁钱从来都是上交给我父母做他们的储备基金给其他小孩发钱,导致我现在有点报复性消费,成了月光族。我都不感觉我爸还有什么能让我骄傲的地方,从攀比性来讲。

后来我以我的聪明才智考上高中了,我父母开始沾沾自喜,我反而觉得他们没有很大功劳。后来我在高中找了个女生,成了略带嫌弃的舔狗,她脸都不抬把我甩了以后,跟我父母说这件事,他们反倒很惊讶我的成长,自此之后我很少再和他们分享我的真心想法,因为他们看上去只想把我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后来,我多次把我妈弄哭,我感觉了一个女人也可以如此脆弱的时候,发现我爸对我的“迫害不浅”,我才会对她这样,时至今日他们都没怎么反思这一点。高中语文老师很青睐我,而语文老师也是一个把自己保护的很好的人,每天只有需要上课的时候来学校,剩下时间基本找不到人。但我会和她谈论我家里的事情,后来她觉得烦了,后来,我只能一个人过了。后来,我找到一个灵魂和我融合的伴侣,可也被我妈给无形中拆分了,那我觉得和她在一起只能带来人生悲剧。高考因为复杂的原因而失利了,被困于上海这座城市。

关于家国情怀,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有的,可能是关注小我不过瘾,想让大我来掩盖自己小我失利的一面,这让高中的同学都觉得不可思议。别人是假惺惺写出来的“修齐治平”,而我是真正的士人。

我爸在我大学的时候终于“发达了”,“大发慈悲”地给了我比同学多的生活费,我也成功的说服我父母让他们不再管我,只是给我钱,最好未来也不要再有瓜葛。很多时候,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你培养一个小孩,只是和你同居18年,就再也不会时常见面了。我妈对这个事实感到很伤心,想把对我的投资和对她的感情做一次等价交换,而这是怎么可能的一件事,等我能赚钱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就是对他们摆脱束缚的那一天。

因为我父母,我成为了一个上进的人,理性的人,对力量有种渴望的人。我确实挺对不起他们的,如果我能换一个接受教育的方式,也许会感激他们吧。

参考文献

  1.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项脊轩志》,万卷出版公司,2015年11月
  2. 意林出版社,《意林》,2019年第12期
  3. 霖筱筱,《爸妈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当孩子》,爸妈精读公众号
  4. 徐丽丽,《四大沟通》,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5月
  5. 伯纳德·T.费拉里《懂得倾听,是学会沟通的第一步》,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