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https://mlapp.cn/369.html#more
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搬运工,他教会了我如何在docker里面编译嵌入式的系统,看看他的其他几个博文,你一定很有收获。
在docker里面跑openwrt有种把linux当作半虚拟环境的赶脚,只是至今为止gpu的科学计算还没有很好地半虚拟,即在宿主机和端机都能使用。

可惜的是brm2835的wifi驱动没有开源,这导致5ghz的很不稳定。大概是安全和利益考量吧。
credit: https://mlapp.cn/369.html#more
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搬运工,他教会了我如何在docker里面编译嵌入式的系统,看看他的其他几个博文,你一定很有收获。
在docker里面跑openwrt有种把linux当作半虚拟环境的赶脚,只是至今为止gpu的科学计算还没有很好地半虚拟,即在宿主机和端机都能使用。
可惜的是brm2835的wifi驱动没有开源,这导致5ghz的很不稳定。大概是安全和利益考量吧。
学校和华为海思有合作,送了几块卖不出去的板,虽然生态上没有树莓派好,但这性能可不是吹的,kirin970+npu+bt+gps+wifi.
https://doc.bwbot.org/en/books-online/hikey970-doc/
拿到之后可先试试能否打开确定开机开关为on off off off,依次连上hdmi,鼠标键盘,电源,宽边的typec 连上ubuntu 的电脑.
lsusb 可以看到 google Inc. 说明现在bootloader 和 系统都是官方刷的aosp 进去以后能亮.
那我们就开始刷带npu加速的tensorflow的lebian吧.驱动什么的都比aosp全一点.
先把开机开关变为 on on on off.这相当于fastboot模式. 从96boards下载.
在ubuntu系统里, 解压,这里把宽边的typec 连接到ubuntu电脑.在终端里输入.
./binaries/xxxx.sh
等结束就刷好了.(如果要用lubuntu一定要重新刷bootloader,因为这样刷是全部覆盖)在所用linux发行版中,由于这个有npu的tensorflow支持,所以就用这个发行版.
进入系统先拓展空间,因为没有充分拓展64g空间,
把开关拨至on off off off,在未上电的情况下连接好鼠标、键盘、网线,在上电后再接设备有时候会没法驱动。给板子上电。
等待系统启动完成,网络连接正常的情况下网口的两个灯会闪烁,两个灯不亮的话检查下网线有没有问题。
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看到登陆界面。用户名和密码都是shunya,登进去系统后如下:
apt-get install gparted
gparted-pkexec
df -h
开机以后就可以搞事情了,有几个可以通过华为ddk转换模型的测试:
https://github.com/shunyaos/gender-recognition-hikey970
https://blog.csdn.net/qqqzmy/article/details/82870377
1.ROS
2.AOSP
http://asplos.dev/%E6%96%87%E7%AB%A0%E7%94%9F%E6%88%90%E5%99%A8.html
上海科技大学2019暑期社会实践贵州平塘分队记录短片。 本视频由贵州平塘视频组集体制作。 视频中含有少量网络素材。使用的背景音乐已收录在网易云音乐歌单:贵州平塘2019社会实践纪录短片。 「社会实践从来都不应该是单向的给予或是接受,而应该是平等的交流。只有彼此信任、充分了解彼此的生活,才能让大家各自转而对自身境况进行反思。」 感谢平塘,感谢大家。 这个夏天行将结束,新的故事即将开始。
其实是开始怀疑自己奔二也快了,却没有一点成就,感到伤心。
听当年的学神的gpa被吊打,大概是心里有点小激动。
不过,高考时没能得到的虚荣心,仍需今后的我去取得。
lzplayer光不灭,虽然服务器挂了,但是有一键复原功能,真的爽歪歪。
first of all, credi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XvmAeqdFk&t=100s
你需要hi-suite 一键复原。下载地址1. https://www.youtube.com/redirect?v=QsXvmAeqdFk&event=video_description&redir_token=mD1b-UEQL8ecBSYBRnGYmcOWZ858MTU3MjA2NjU1N0AxNTcxOTgwMTU3&q=https%3A%2F%2Fconsumer.huawei.com%2Fcn%2Fsupport%2Fhisuite%2F 2. https://www.youtube.com/redirect?v=QsXvmAeqdFk&event=video_description&redir_token=mD1b-UEQL8ecBSYBRnGYmcOWZ858MTU3MjA2NjU1N0AxNTcxOTgwMTU3&q=https%3A%2F%2Fmega.nz%2F%23%21xvQDHARK%21_71gS-Gb7TAnCRBVVMi3Yiu_d51zG8vCUjEwMS21Qfo 3. https://www.youtube.com/redirect?v=QsXvmAeqdFk&event=video_description&redir_token=mD1b-UEQL8ecBSYBRnGYmcOWZ858MTU3MjA2NjU1N0AxNTcxOTgwMTU3&q=https%3A%2F%2Fmega.nz%2F%23%21li5VyIyJ%21nm3J8xETtHMeBmzd7lDW8gD5_hHS3KiseTGp_ChDpF0 4. https://www.youtube.com/redirect?v=QsXvmAeqdFk&event=video_description&redir_token=mD1b-UEQL8ecBSYBRnGYmcOWZ858MTU3MjA2NjU1N0AxNTcxOTgwMTU3&q=https%3A%2F%2Fmega.nz%2F%23%21lywVmaKD%21W5hcsLKueminEcDqXUTSsUoOHMolTtFGI_NaQlPGqbo
下次写个自动脚本。
for testing re new feature group.
this is a slightly small update.
three's a new Implementation in request, like new grammar, but we have to consider more.
for following new until the home-brew eventually support the python3.8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172600090308.htm
在本次 9102 BITRUN 全球极客大赛上,还有一支来自于上海科技大学的大一团队也同样引人关注,他们在 48 小时内实现了一个软硬件交互的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项目,并最终获得了本次 Hackathon 的 9102 创新特奖,那就是 0x238e 团队。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自动化驾驶的雏形,那么未来的车联网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让我们和 0x238e 一起探秘未来!
很惊讶会有团队在 48 小时内完成一个软硬件结合的车联网 DApp 作品—VChain,这在目前的区块链行业中都是少之又少的。虽然这个作品只是个雏形,但已经展现出这些科技少年们对未来世界强烈的探索欲和挑战欲。这一点也与 CPChain 的愿景是一致的。我们已向 0x238e 团队发出了邀请,请他们来 CPChain 办公室参观,并期望未来能够保持沟通,甚至进一步孵化 VChain 项目。
——CPChain CTO 赵滨
首先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吧
我们是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 0x238E 团队,共曹松晖、罗雨威、杨易为、叶者、张龙文五位同学,均来自 CS (秃头)专业。
曹松晖同学是 IoT 工程师,负责车端和传感器的环境搭建和程序开发。
罗雨威同学作为程序媛和产品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统筹和内容细化。
杨易为同学作为团队中唯一会写智能合约的大腿,负责智能合约的开发以及智能合约和车端及用户端的对接。同时他作为项目提出者,提供了大部分文案以及灵感。
叶者同学作为一只全栈小工,负责了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开发,同时也开发了后端代理服务用作前端与区块链和车端的交互。
张龙文同学是一个优秀的全能程序员兼架构师兼设计师,负责整个项目的架构以及车端的主程序开发,同时负责了车端与传感器数据和区块链数据的协调对接。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也顺带完成了团队的 PPT。
队名叫 0x238e 有什么含义吗?
团队:就是 9102 的十六进制啦,毕竟当时要报名了都还没想好队名,就直接随便一点。不过没想到的一点是巧合地获得了 9102 创新特奖。
简单介绍一下这次的作品吧
团队:作品全称 Vehicle Chain (简称 VChai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和车联网的驾驶辅助决策和保险评估系统。
VChain 的价值来自于驾驶辅助决策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前者依托区块链的安全和计算的无延迟,后者是数据聚合和移动的结果。
1、在一个范围内,多个车传感器及他们的数据事务,由 CPChain 创建的区块链信任。
2、人工智能决策,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决策。异构数据互操作,形成大数据聚合。
3、数据资产的交互与应用,数据资产在利用主链可验证的特点,惠及保险评估等新兴商业模式。
为什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个作品呢?
团队:在这样一个半自动驾驶已然成熟,自动驾驶已经在路上的时间点,驾驶辅助决策的安全基础、应用在超车无感支付方面和数据的后续利用成了广泛讨论的议题。雾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技术是否可以深度融合,于是我们想到了车联网这个场景。
同时,我们畅想了未来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场景中交通的调度,发现如果我们希望能够在全自动驾驶中保证车辆的自由性(例如,不变成像地铁 / 火车 / 飞机一样的中心化调度,而是去中心的),我们势必要引入一个车联网。同时,为了记录和妥善保存局部车联网中车辆的决策以及传感数据,我们想到了借助区块链技术。
你们觉得未来的车联网是什么样的?是每一个车辆都是一个单独的处理终端,还是会有一个统一的云管理系统?
叶者:个人而言,未来的车联网应该分为局部和全局两块。在局部车联网中每辆车作为单独的处理终端,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协商决策系统,在决策完成之后将记录上传至统一的全局车联网。同时,全局车联网也可以分发一些路况、管制信息等。
我对你们的超车无感支付很感兴趣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么?
张龙文 : 超车无感支付系统是用来解决自动化交通情况下的调度决策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的道路上行驶的先后也是一种资源,需要合理的调度和分配。本功能在交通系统中引入基于代币支付的调度方案,旨在合理分配优先级,车辆间通过物联网的协商交易成本几乎为零,基于科斯定理可以得到使整个交通系统效率最大化的结果。这个超车无感支付系统有如下优点:1. 公平性地交易;2. 便利赶路者;3. 收益指数增长,减少兜车赚钱行为。
区块链技术在这个项目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未经篡改。
张龙文 : CPChain 的区块构建速度很快,可以用于秒级别的安全验证以及决策记录。
杨易为:CPChain 有很多很好的特性,比如三链合一的框架,存储可以在端上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价格问题的
无人驾驶的时代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罗雨威:或许 30 年吧。无人驾驶时代,意味着无人驾驶交通工具的普及,配套道路系统的更新升级。目前技术上已具有可行性,具体交通系统的改造还需要政府与广大公民达成共识。
曹松晖:纯无人驾驶希望不大:总不能指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自动驾驶;但是我们的作业想定涉及到的背景应该用不了 30 年:现在非常热门的 5G,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为无人驾驶 / 自动驾驶提供基础设施,结合各大传统车企以及诸多新兴车企的发力,基础设施和技术应该很快就不成问题了,最大的障碍应该是政府与公民达成共识。
想象一下,你觉得未来的交通系统将会是什么样的?还会有哪些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的东西?
罗雨威:1. 未来的道路或许将是架构可变化的。道路可通过感知路面压力、车辆位置,判断此段道路是否为拥挤状况,从而在拥挤路段的上行路段进行道路架构变化,以升降、拓宽等方式扩展道路,增加车容量。
哈哈,未来的车还是一定得跑在地面上么?我看到的科幻片里面都是像飞船一样的呢。
团队:如果车辆不跑在地面,那就更加需要我们的这套系统啦。飞车的交通规划就不是二维的而是三维的了,所以他的“路况”就会比现在的要复杂很多,这个时候势必要引入自动驾驶才能保证整个交通系统的秩序与安全。同时,这些自动驾驶的飞车也更加需要车联网这样一个局部联网的竞争与协商协议,来保证交通效率,使驾驶者获得更好的交通体验。
现有的空管系统虽然可以实现三维空间的分配,甚至可以精确到某架飞机应当在某一秒经过某一位置,但是它的传感器(雷达)无法满足城市内部车流的定位(精度不够,扫描频率不够),而现有的飞机用的应答机专业度过高,而且车流量比飞机高几个数量级。
我听过一句话叫做“最好的机器是浑身是仪表的机器”因为只有这样的机器才能给到实时的反馈,未来的车也会这样的么
罗雨威:我觉得可能,毕竟传感器是机器的眼睛。不过不妨反向思考。如果已达到全自动驾驶,仅需将程序内置,每位客户事先通过输入参数,系统内即可生成针对所有进入车联网的车辆的行驶方案,而无需任何传感器,即可保证所有用户安全快速高效出行。
杨易为:对程序猿来说这是必然,对用户来说那必须要简单明了。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张龙文 : 巨佬杨易为帮某位成员的 linux 装显卡驱动,最终成功的把系统搞没了。
蒟蒻曹松晖在搞 Nvidia 的 nano 时,发现 SD 卡不够大,写不下完整的映像,于是折腾缩减版映像折腾了一晚上(太蒻了)
罗雨威:拼装小车过程中,考虑如何使车辆平稳受力、避免器件间短接,在没有螺丝螺母及坚实的车架的情况下,纯手工打孔以及使用扎带将小车各部件搭成一个整体。(一件暖心事:第一晚某位成员选择在室外入睡,一位未曾透露姓名的好心人帮 ta 放置了双层睡袋。)
叶者:整个开发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人拼星爸爸的外卖,作为一个咖啡深度爱好者最后只能一个人忍痛一次喝了三杯(上科大同学们打 Hackathon 居然连咖啡都不喝,太恐怖了。)哦对,还有比赛完之后出去吃了一顿不仅把奖金吃光了还没赶上火车(罗雨威:原因正是吃大餐 hhhh)
杨易为:编程很精妙,我还有很多框架和底层的东西没学,但幸好这次的 fusion api 和 solidity 可以用 python 编,省了很多力气。比较遗憾的是看文档的时间点比较晚了。那个时候大家大概都想放弃了,各种 bug 需要调,框架也没有很清晰,最终成功完赛也是一个确幸,这次总算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经验。
如题
我从来没有用 mokeev 的内核成功的安装任何 Linux 发行版。
mokeev 官方就不能给个支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