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个黑威联通

自编译了一套威联通系统,参考老骥伏枥

机器 4570 16GB 2T*4 1066 大概13年给家里买的台式(主要是给我打QQ三国和三国无双,结果我爸为了不让我玩后者就没给我买显卡。大学以后才购入的1066跑渲染、剪视频和炼丹,做了1年主力机后和15底年的macbook air一起退役。

编译好的文件在 https://www.asplos.dev/vQTS-Boot.img 和 https://www.asplos.dev/TS653B20180528.img

2022.1.29 update 那台机器后来弄成了我的gitlab CI,先后支撑了我的CG CI,春东课sniper CI,还有自娱自乐训练的一些东西,于2021.5.16 宕机 被前前后后拆了垃圾装又被Logan拿了盘去给他的nas,1066送给了murez。

Docker on Nvidia Jetson Nano

#!/bin/bash
# Copied and modified from https://github.com/Technica-Corporation/Tegra-Docker
# Copyright (c) 2017, Technic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NV_LIBS="/usr/lib/aarch64-linux-gnu \
	 /usr/local/cuda/lib64 \
	/usr/local/cuda \
	 /usr/src/tensorrt \
         /usr/local/cuda-10.0 \
         /usr/include \
	/usr/src "

LD_PATH="/usr/lib/aarch64-linux-gnu \
         /usr/lib/aarch64-linux-gnu/tegra \
         /usr/local/cuda/lib64 \
	 /usr/src/tensorrt \
	/usr/local/cuda \
	 /usr/local/cuda-10.0 \
	 /usr/include"

GPU_DEVICES="/dev/nvhost-ctrl \
             /dev/nvhost-ctrl-gpu \
             /dev/nvhost-prof-gpu \
             /dev/nvmap \
             /dev/nvhost-gpu \
             /dev/nvhost-as-gpu"

NV_DOCKER_ARGS="--net=host"

build_docker_args() {
        #set the required libraries as volumes on the docker container

        LIB_ARGS=""
        for lib in $NV_LIBS; do
                LIB_ARGS="$LIB_ARGS -v $lib:$lib"
        done

        #set the required devices to be passed through to the container
        DEV_ARGS=""
        for dev in $GPU_DEVICES; do
                DEV_ARGS="$DEV_ARGS --device=$dev"
        done

        NV_DOCKER_ARGS="$NV_DOCKER_ARGS $LIB_ARGS $DEV_ARGS"
}

build_env() {
        #build the LD_LIBRARY_PATH
        LD_LIBRARY_PATH=""
        for lib in $LD_PATH; do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lib"
        done
}

if [[ $# -ge 2 && $1 == "run" ]]; then
        echo "Running an nvidia docker image"
        build_docker_args
	build_env

	DOCKER_OPTS="-e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 $NV_DOCKER_ARGS ${@:2}"
        echo "docker run $DOCKER_OPTS"
        docker run $DOCKER_OPTS
fi

rDNA AMD怕不是这次要逆天

RX 5700 XT分为几个主要模块,使用AMD的Infinity Fabric连接在一起。 命令处理器和PCI Express接口将GPU连接到外部世界并控制各种功能。 两个着色器引擎包含所有可编程计算资源和一些专用图形硬件。 两个着色器引擎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着色器阵列,其包括新的双计算单元,共享图形L1高速缓存,基元单元,光栅化器和四个渲染后端(RB)。 此外,GPU包括用于多媒体和显示处理的专用逻辑。 对内存的访问通过分区的L2缓存和内存控制器进行路由。

RDNA架构是第一个使用PCIe®4.0与主机连接的GPU系列
处理器。

用软件的力量代替硬件

我们知道限制网速的因素有很多,内网有这么好和多的手法传输数据,却因为厂商之间的壁垒而打破,尤其是华为、苹果还有其他鬼。DJI的设备和安卓还有苹果还好。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nas。

树莓派3b+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只有百兆网口和usb2.0的设备,而且它们占用同一根数据总线,操作数一多,或者两者同时占用,比如从usb2.0到百兆网口,极限速度大概只有4MB/s。

现在arm开发板的瓶颈大多在io和内存,cpu的性能可以比大多数入门级单核vps好。挂个docker不是什么问题。

有人说一定要x86架构,我不敢苟同,他威联通还能用marvell的armada8040做4k处理器,再加个gpu训练人脸识别就绝了。还能做gpu docker

https://community.arm.com/cn/b/blog/posts/marvell-armada-8040

Marvell ARMADA 8040超大规模vSoC的特性包括:
• 2.0GHz四核ARM Cortex-A72
• 1MB共享L2存储以及1MB专用L3存储
• 完整的ARMv8-A CPU虚拟化以及I/O虚拟化
• 高吞吐率低延迟的内存一致性子系统
• 拥有2x10GbE + 4x2.5GbE连接性的网络包处理器
• 可扩展到从1GbE到10GbE间的多端口
• SuitB兼容、10Gbp/s吞吐量安全引擎、IPSEC以及SSL协议卸载
• DDR3/3L/4 32b/64b+ECC扩展
• SATA3.0、USB3.0、PCIe3.0

ClearFog CX 8K

有pcie就可以拓展显卡了,虽然它只有工控机的能力。拓展雷电三就完全不一样了。

用坚果pro当tensorflow 训练器 & 人脸识别服务器


前一段时间很想要一个速度快的nas,更准确的说是nrs。

但是,我同时拥有那么多垃圾,为什么要买一个900块钱的新设备呢。

而且没有硬盘架的nas是没有灵魂的nas(我的下一个目标是amd gpu训练集群)

那,我就想到我的坚果pro垃圾

 

进入正题(刷机)
先说一下,Pro只有魔趣和flyme两个第三方系统。本来有MIUI的资源的后来找不到了。。

注意:如果需要刷面具magisk的话,必须先解Bootloader再刷
不多逼逼了干正事

1.准备一根9008线
这个tb有卖,也就十块钱这样,自己做的话难度系数还是有点的。上张图

这种需要你整个转接头

2.安装驱动和刷机工具
驱动不是刚需,但装上会比较好一点

通用驱动

然后下载安装qpst

qpst和twrp线刷这两个

如果你是win7电脑的话可能会提示你缺少组建
Microsoft NET Farmeworke 4.0
这时候就需要自行安装

这是最新版本

官网可以下载

查看链接 这是链接

安装这个

安装完成,你会在你的开始菜单(Windows菜单)里看到这些

这是一系列工具

3.正式进入刷机
打开QFIL程序,将手机进入9008刷机模式
9008模式的话,就是手机的所有按键加上9008线上面那一个按钮一起按下
关不关机都可以,十秒这样电脑会有提示。

QFIL软件内

这是已进入9008连接电脑

查看是否进入9008模式

解压这个文件

将这个文件解压并放置桌面以便寻找

然后此时,QFIL里面会显示9008端口连接
按红色箭头点击即可

好了这里第三步已经做完了,已经成功刷入twrp

4.进入rec刷系统并进行Bootloader解锁(不解锁无法使用面具和root)
进入twrp刷入

这是twrp内

先刷底包,这是魔趣8.1,链接我等会放出来,官网现在只有9.0,9.0不能解锁

刷魔趣前必须刷底包

刷入包,刷入前记得双清

这是系统包

进入系统后,打开开发者选项,找到oem解锁,打开

打开即可

这时电脑连上手机,随便找一个adb工具。如果你找不到的话我 用刷机精灵,工具里面有

adb命令

这是adb工具

输入adb reboot bootloader,按下回车

按下回车

此时手机进入Bootloader
然后输入fastboot oem unlock
会提示你输入第二次
第二次则输入 fastboot oem unlock-go

我已经解过锁了,我就不演示了

按下回车即可,此时手机已经解锁完成

  • 5.正式刷系统和magisk
  • 这里说一下,魔趣的话相机不能用,刷入前必须刷底包
  • flyme更新速度不能保证但是bug不多
  • magisk要刷17.1最好,刷完后必须手动安装magisk这个app
  • 话不多说上连接
  • 坚果Pro(SmartisanU2Pro)odin玩机
  • 查看链接 密码:2333
  • 这里面有魔趣的8.1,flyme,魔趣9.0的话官网自行下载体验
  • flyme最新的我晚点放在评论区
  • ok拜拜,教程就到这
  • 想上个头条,嘻嘻

https://www.coolapk.com/feed/10007447?shareKey=ODE3ZjE1NzU2NWJkNWQ1YmY2MmU~&shareUid=1683554&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9.4.1

搞定刷封闭系统的root和框架,在弄完了qqbot和微信解锁自动登录破解9图等功能以后,我选择死亡。一个晚上过去了。

装上vnc https://yadominjinta.github.io/2018/07/30/GUI-on-termux.html

http://blackwolfsec.cc/2016/12/10/termux/渗透走起

装好tensorflow和opencv后的感觉是这样的


忘记说了,tensorflow和opencv是装在linux deploy里面的kali(附带许多渗透工具)

termux上装了很多nodejs的服务,比如http-server。

还有个难点,你的安卓设备的/dev/里面虽然有很多video 双摄的话可能有4个(一个前置一个后置的主要代号 两个后置 还有一个灯),这个是没办法被container里的termux或者虚拟机linuxdeploy所调用的(后面会提到的docker服务也是这个原因)就算装好了cheese 预装的libv4l2也是不行的,人看得到,机器看不到。

那就在安卓里面搞个通信app呗!

https://dq.tieba.com/p/5735551383

问题解决,很多调用us音频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写Android程序socket或者ip通信解决,毕竟都在一个ip下。

那docker是怎么解决的呢?

记得我上次说的在树莓派里面运行docker,不过是用了REST api,并不足为奇,这次来点真的 https://yadominjinta.github.io/2018/08/22/QEMU-on-termux.html (its-xxxx的那个仓库里的qemu-system-x86改成 qemu-system-x86 _64)

弄个真的虚拟机alpine x86_64,装个docker,再ip通讯,弄到这里来,就搞定了。

虽然我的坚果pro在安装的时候很费力。不过没事,成功就好!

完结撒花,我可以天天看着我自己的书桌了。哈哈哈

关于网线代替总线的思考

事先说明,我还没有好好学过操作系统和CA。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纯属小白一个

看过了很多产品和软件。

比如docker的 daemon。一个前端一个后面的计算资源。数据传输层完全是ip。

「docker daemon」的圖片搜尋結果
「docker daemon」的圖片搜尋結果

还有一个kvm over ip这么神奇的东西,在我房间里用一个安卓手机完美替代了。

「kvm over ip」的圖片搜尋結果

最后想说的是还剩下一个威联通QNAP的万兆网卡剪视频哈哈,很好玩。

「威联通 thunderbolt」的圖片搜尋結果
「thunderbult3 to 10G eth」的圖片搜尋結果

都是如此的牛逼。

那我就有以下设想

结果当然是被人对天对地。

收工。